軟土路基處理作業指導書
發布者:admin 發布時間:2012-07-06查看:6641次【小中大】
新建鐵路昆河線玉溪至蒙自段第一標段工程的軟土路基處理分布于整個標段,分布于濱水大道路基、匝道路基、地道路基。
根據初步設計施工圖,濱水大道及匝道的軟基處理部分采用袋裝砂井的處理方式,袋裝砂井設計為φ7cm,梅花型布置樁體,樁間距為1米。濱水中橋橋頭引道、橋頭引道相順接的路基、濱水大道地道、地道過度段均設置水泥攪拌樁,根據受力部位的不同,水泥攪拌樁的間距也各不相同,機動車道水泥攪拌樁為1.25m~1.35m,人行道水泥攪拌樁間距為1.8m。樁底入持力層0.5m。
二、軟土路基施工工藝及施工流程
1.袋裝砂井樁的施工工藝、流程
1)袋裝砂井樁的施工工藝
濱水大道道路路基范圍內施工前疏干地表水,清除基底范圍內的草皮、樹根等雜物。按路基寬度平整場地,開挖縱橫向排水溝,溝底縱坡按不少于0.5%鋪砌。先鋪填砂墊層,砂墊層采用中砂,中砂鋪填時按中間高、兩邊低的原則,橫坡設置為1%。砂墊層按設計要求分二次填筑,第一次鋪填20cm厚,施工完袋裝砂井后,再鋪填上層砂。施工前做好固結排水的各項準備工作。
砂井采用振動法施工,導管應垂直,鋼管套不得彎曲,移機鋼管中心與樁中心重合,啟動振動錘,直到鋼管套沉入地基中,對照設計資料與沉入深度,相符合,即可進行灌沙袋施工。袋裝砂井為一次成樁,在樁機停留設計標高位置時,通過灌袋孔灌入袋裝砂,當灌到為時,提升樁機的鋼管套確保袋裝砂井提升時,周圍松土得到更好的擠壓和密實。袋裝砂井邊擠壓、鋼套管邊提升,直到袋裝砂井施工至底層砂面,封閉樁口(袋口)并捆扎緊實,用適量的砂作淺埋處理,以防機械操作時破壞樁體。
2)袋裝砂井施工工藝流程
原地面整平、清理表土 |
底層砂的鋪設 |
|
施作縱橫向排水溝 |
袋裝砂井樁位的測設 |
樁基移位、準備 |
打入套管 |
沉入沙袋 |
拔出套管 |
機具移位 |
埋沙袋頭 |
鋪設上層砂墊層 |
路基堆載預壓 |
2.水泥攪拌樁的施工工藝及流程
1)水泥攪拌樁的施工工藝
施工前先量控鉆桿長度,并標上顯著標志,以便掌握鉆桿鉆入深度,復攪深度,施工機械采用單攪拌軸葉片噴漿方式,配備灰漿攪拌機、集料斗、灰漿泵、挖制柜及計量裝置。
施工時將深層攪拌機用鋼絲繩掛在起重機上,對準樁位,接通電源,用輸漿膠管將儲料罐、砂漿泵同深層攪拌機連通,開通電機,待攪拌頭轉速正常后,借助深層攪拌機的自重,以0.38~0.75m/min的速度邊旋轉邊切土邊下沉,直至加固深度,然后將深層攪拌機略為提升,開動灰漿泵將水泥漿壓入軟土層中,并以0.3~0.5m/min的速度勻速提升,邊噴漿,邊攪拌,使水泥漿與土體充分攪拌,直至地面,完成一次攪拌加固過程。用同樣的方式再將深層攪拌機重復下沉和重復噴漿提升,即完成一根樁的施工。
2)水泥攪拌樁的施工流程
整平原地面、清理表面 |
樁位測設 |
|
|
|
噴漿攪拌上升 |
|
施工完成 |
噴漿攪拌上升 |
重復 |
下沉攪拌 |
重復 |
三、軟土路基施工人員、機械、材料的鑒定
1.軟土路基施工人員鑒定指標
序號 |
人員崗位 |
人員職責 |
人數 |
1 |
機長 |
①負責本機人員材料及機械的組織水果 ②負責對照地質資料和樁長的統一,并負責上報專檢 ③持證上崗,具備特殊工種操作證 |
1 |
2 |
副機長 |
①負責該機的正常施工組織 ②對機械性能檢測負責 |
1 |
3 |
機員 |
①負責正常的施工程序 ②負責本機水電的正常供應 |
5 |
4 |
勤雜工 |
①負責材料運輸 ②負責漿液正常供應,漿液的拌和 |
4 |
2.軟土路基機械鑒定指標
序號 |
機械名稱 |
機械性能指標 |
袋裝砂井機 |
||
1 |
振動錘 |
①振動力30~70Kn ②起吊速度1~1.5m/min ③≧12kw |
2 |
走行電機 |
①≧5kw |
深層攪拌機 |
||
1 |
SJB-1深層攪拌機 |
①攪拌軸轉速46r/min ②電機功率≧60kw |
2 |
起吊系統 |
①最小起吊高度﹥14m ②提升力﹥100kw ③提升速度0.2~1m/min |
3
|
固化劑制備系統 |
①灰漿攪拌機容量≧400L ②灰漿泵輸送量3m3/h ③灰漿泵工作壓力1.47Mpa ④集料斗量0.4m3
|
3.軟土路基材料的鑒定
序號 |
材 料 名 稱 |
材 料 性 能 |
袋 裝 砂 井 |
||
1 |
砂 |
①采用滲水率較高的中、粗砂②粒徑大于0.5mm占總重的50%以上③含泥量≤3%④滲透系數≥5×10﹣3cm/s |
2 |
袋 |
①聚丙烯袋②抗拉強度大于沙袋自重③滲透系數≥5×10﹣3cm/s |
水 泥 攪 拌 樁 |
||
1 |
水泥及外加劑 |
①強度32.5普通水泥②木質素黃酸鈣減水劑摻入量占水泥0.2~0.25③硫酸鈉摻入量為水泥1%④石膏摻入量為水泥2% |
四、軟土路基施工的檢驗及監控標準
1)袋裝砂井、水泥攪拌樁檢驗檢測標準分別如下表
序號 |
檢驗項目 |
單位 |
標 準 |
允 許 偏 差 |
檢查方法及頻率 |
1 |
井 距 |
cm |
符合設計規范 |
±15 |
抽 查2% |
2 |
井 長 |
cm |
符合設計規定 |
不小于設計 |
查驗記錄 |
3 |
井 徑 |
mm |
符合設計規定 |
﹢10、﹣0 |
挖 驗2% |
4 |
豎直度 |
% |
|
1.5 |
查驗施工記錄 |
5 |
灌砂率 |
% |
符合設計規定 |
﹢5 |
查施工記錄 |
序號 |
檢 驗 項 目 |
單 位 |
允 許 偏 差 |
檢查方法及頻率 |
1 |
樁距 |
cm |
±10 |
抽查2% |
2 |
樁徑 |
mm |
不小于設計 |
抽查2% |
3 |
樁長 |
cm |
不小于設計 |
查驗施工記錄 |
4 |
豎直度 |
% |
1.5 |
查驗施工記錄 |
5 |
單柱噴漿量 |
% |
不小于設計 |
查驗施工記錄 |
6 |
強度 |
Mpa |
不小于設計 |
抽查5% |
7 |
抽芯 |
段 |
連續 |
樁體三等分段各取一個 |
8 |
強度 |
個 |
大于設計強度 |
每根樁3個試件 |
2)軟土路基填筑的監控
軟土路基施工完成后,軟基要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固結,本標段軟土路基采用堆載預壓的方式加快固結速度,當堆載預壓后填筑路基時路基中心垂直沉降≤1.0cm/晝夜,路基坡腳水平位移≤0.5cm/晝夜時進行路基填筑,每層填完后進行觀測。
軟土路基的沉降過程完成(即主固結沉降完成)后,才可施作路面底基層。整個沉降過程加強施工監控,繪制路基沉降曲線圖,分析軟土固結規律,確保路基施工質量。
五、軟土路基質量保證措施
1.建立質量保證管理體系
建立以項目經理部對工程質量總負責,各職能部門分負質量職責,責任落實到人,質量保證體系組織框圖如下:
項目經理 |
生產副經理 |
|
項目總工 |
|
路基水平位移觀測組 |
袋裝砂井施工組 |
路基填筑施工組 |
勤
雜
組 |
工程部 |
|
物機部 |
|
質安部 |
水泥攪拌樁施工組 |
2、安全技術措施
1)工程技術部門向施工人員詳細交底的地質情況和地下水情況,提出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急處理措施,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備有充足的應急處理材料、機械。
2)在施工現場主要施工部位、作業點、危險區、主要通道口布設足夠數量的警示牌、防護欄桿、標牌等,夜間設紅燈警示,保證施工安全。
3)詳細編制各工種作業技術標準和安全操作細則。杜絕違章行為,消除事故隱患,切實保障施工安全和重要設備不受損壞。
4)嚴格技術管理,在技術交底的同時,進行安全措施交底。堅持工序技術交底制,并在施工中督促檢查,使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5)施工機械在投入使用前按規定的安全技術標準進行檢測、試運行和驗收,確認能安全運行的方可投入使用,使用期間懸掛“安全操作規程牌”,由專人持操作證使用,并定期維修。
6)加強路基填筑的沉降觀測及方向位移觀測,確保填土路基的質量,觀測的頻率與觀測結果符合規范要求。及時繪制沉降觀測的曲線,掌握路基沉降與時間關系。以便針對工期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
3、安全用電
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要有施工組織設計或方案,應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的要求進行設計、驗收和檢查。臨時用電要有安全技術交底及驗收表,要有變更記錄,健全安全用電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檔案。
2)臨時用電應落實三項技術措施:第一、防止誤觸帶電體的措施;第二、防止漏電措施;第三、實行安全電壓措施。
3)嚴格用電管理,現場臨時電線路按規范要求布設,必須由持證的專職電工上崗操作,采用三相五線制供電系統,各類電器設備均安設安全保險裝置,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保護。
4)閘刀、開關等應設防雨保護,防止漏電。
六、環保措施
1、水土保護措施
1)棄淤泥的土場坡腳采用擋墻防護,坡面噴播植草。
2)清理和疏通施工區域內原有的排水系統,保證施工路段兩側排水暢通。
3)暴雨前,做好防排水工作。
4)鉆孔樁施工時,泥漿采用集中沉淀、封閉泥罐車運棄。
5)施工結束時,及時對施工占用的場地恢復、平整。
2、振動與噪音控制措施
1)工程施工產生的噪音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是不可防治的,我項目部將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條例》等法規。
2)所有的大型機械均按要求采取隔音或消聲處理,將施工中產生的振動與噪音減小到最小的程度,以利于地方居民的工作和休息。
3)盡量選擇機械性能好、振動與噪音小的施工機械,同時設棚布及其它聲源屏障,降低振動與噪音污染。
4)發電機、空氣壓縮機等噪音、振動源設備遠離民居設置,在使用過程中,嚴格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并將噪音源作單獨隔離圍蔽。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盡量使用網絡電力。
5)嚴格執行廣州市夜間施工規定,盡量減少夜間施工,如為趕進度或其他原因需要安排夜間施工的,必須先到城建大隊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后方可進行,并采取措施盡量減少噪音,夜間嚴禁使用高噪音、振動大的設備。
3、空氣污染控制措施
1)施工中建筑垃圾、棄碴及時運走,禁止長時間堆積。
2)運輸車輛進出前先沖洗干凈,減少車輪、底盤攜帶泥土散落在路面,給當地行人及過路車輛造成麻煩。
3)施工過程中,嚴禁將廢棄的建筑材料作為燃料燃燒,工地食堂使用液化氣等清潔燃料,不得使用燃油炊具,以保持當地空氣潔凈。
4)及時對運輸路段進行灑水,減少運輸過程中塵土飛揚。
5)對易于引起灰塵的細料或松散料應予遮蓋或適當灑水潤濕。運輸時應用帆布覆蓋或散裝物料車。
6)盡量使用電動機械或電動工具,少用內燃機械。
7)施工內燃機械須遵守國家要求進行年審,廢氣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允許使用超標車輛,以最大限度減少廢氣排放。
8)合理配置施工機械,避免施工機械過于集中而造成局部的環境污染嚴重。
4、水質污染控制措施
1)在工地設置污水沉淀池,生活污水、生產污水經沉淀處理后集中排放到附近市政污水管網,嚴禁將含有污染物質或可見懸浮物的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網。
2)施工場地設臨時排水溝,將排污系統處理圖紙上報工程師,同時征得環保部門的同意,嚴禁施工污水污染環境。
3)施工期間,施工物料如瀝青、水泥、油料、化學品等應堆放管理嚴格,防止物料隨雨水流入下水管道,造成污染。
4)對生活垃圾、施工垃圾、維修垃圾要進行分類回收,及時集中處理。
- 上一篇文章:噴混植生作業指導書
- 下一篇文章:噴播植草施工作業指導書